传统做法会把软件开发工作和数字化转型举措视为 “项目 “来看待和管理。这种做法导致了系统的单一性和紧密耦合。因此,这些系统通常很难维护和更新,很难满足新的或不断变化的任务需求、用户偏好和合规要求。
许多IT项目都是这样的:当团队从一个项目转到下一个项目时,”几乎每个项目都是以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开始,而不是试图在已经推出的项目上进行迭代。
数字化转型领域最大的体会: 项目化有毒,产品思维真香。
见过的事:一堆产品经理+开发干几百个项目
项目经理因人而异: 交付≈应付
产品思维结果: 军民鱼水情 v.s. 项目思维结果: 甲方乙方互相怼
项目多数是短视的,有着非常强烈的交付意愿,一种干一票就走的感觉,也就是按时交付可接受产出物为第一目的。因此往往充斥着各种凑合,硬编码, 捷径,驴粪蛋外面光,临时脚手架,能用就行的味道。自然而然地,人们会从项目和 “需要完成的事情 “的角度来思考他们的工作。但产品是天生自然持续连贯的,没有结束。产品从MVP开始就是持续的迭代优化,如果不从最优架构考虑,自己挖的坑迟早埋了自己。
如何将组织思维和文化从项目层面提升到产品层面,对任何组织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挑战,尤其是在软件开发,数字化职能部门。如何开始改变根深蒂固的项目管理文化,并向产品思维方式转变?接下来,我尝试总结了转变组织的7个技巧,这些技巧可以帮助组织开始这种转变,改变基本的思维方式。
- 对思维模式,组织内要达成产品思维共识
- 从实验和实践寻找适合自己的敏捷模式
- 开放观点和选择,给优秀典型找短板未来会成就更大的优秀
- 保持时刻的瞻前顾后
- 尽可能快速的交付,敢于犯错
- 在实践中思考,而不是分析假设来思考;在问题中思考,而不是在解决方案中思考
- 提供价值,而不是功能